試駕|擺脫離合器惡夢、不再怕熄火?!2024 HONDA CB/CBR650R E-CLUTCH試駕!
發表於 2024-12-31 作者:admin 瀏覽:17

試駕影片

2024 HONDA CB/CBR650R E-CLUTCH試駕報導

繼24年式Honda CB/CBR650R在發布後,相信許多朋友也非常期待E-Clutch的導入,而日前我們終於收到台灣本田的邀請,參與CB/CBR650R E-Clutch版本砸的大鵬彎的賽道試駕,藉由更接近極限的賽道活動,來體驗E-Clutch使用上的體驗到底如何。對於E-Clutch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以下的內容。

位於右側曲軸箱的E-CLUTCH機構本體

比起自家的DCT雙離合器系統,E-Clutch在製造成本、售價上都要來得親民點,就使用上來說,其增加的重量以及體積幅度也可以說是非常小,E-Clutch機構位於引擎曲軸箱的右側上方,據官方表示,比起標準的MT車型,E-Clutch在重量僅有增加3kg,而厚度上則是多了33mm,相比DCT動輒增加約10kg的重量,E-Clutcha在不管是牽車亦或是感受騎乘時,你都不太會意識到這多出來的重量。

不過也因為在曲軸箱蓋的突出,騎士的右膝、右小腿會非常接近曲軸箱上的E-Clutch機構。以我筆者175cm的身高而言,在跨坐上車、右腳置於腳踏後並不太會接觸到曲軸箱蓋,但是腳放下後會離它稍近。但另一位身高183cm的同事,在腳放下後離蓋子非常近,需要注意一下、調整一下右腳的擺放位置。此外,這個外蓋最外層採用軟質橡膠,即便碰到也不會讓人非常不舒服或是受傷。

硬體規格

此外,它在動力表現方面與MT標準版的差異並不大,同樣搭載一具649c.c.的水冷四行程並列四缸引擎,能在9000轉時爆發出75hp的最大馬力,最大扭力6.1kgm 則在8500轉時湧現,也不像傳統四缸仿賽那樣極端的動力曲線,大部分轉速域都能夠擁有足夠的推力,整體較為線性。

懸吊配備部分,前方為一組不可調Showa SFF-BP 41mm倒立式前叉,後方則為10段預載可調單槍後避震,但樣也是Showa的製品,但沒有多連桿機構的配置。

制動配備部分也算是給得充足,前方為雙Nissin輻射對四卡鉗+310mm的浮動碟盤,搭配的是Nissin側推總泵。後方則是Nissin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固定碟盤,對應這樣的動力表現,原廠搭載的制動配備已足敷使用,已能提供足夠的煞車效果。

E-CLUTCH到底好用在哪裡?

E-Clutch的出現,無疑讓入門紅牌大型重型機車的門檻變得更低了。如前所述,在先前你想要不操作離合器、更愜意地騎乘,那你可大概只能去選擇DCT雙離合器的車款,不過這款DCT大多都是搭載在Honda中高排氣量的車款中,這級距的車款本身重量就不輕,DCT又會再另外多上10kg的重量,就各個層面來看,不是那麼適合新手。

不過,現在將E-Clutch這套相對簡單便利的系統下放至CB/CBR650R車上,花大約40萬左右,就能讓你在騎得更輕鬆。當你放鬆、慢慢騎的情況下,透過E-Clutch可以讓你能擺脫離合器的枷鎖,行進間只要踩踏、踢就可以進行換檔,不用怕離合器放不好,起步不順有頓挫、甚至是熄火。

這套系統使用上簡單直覺,儀表板上會有E-Clutch燈號以告訴騎士目前系統的狀況。騎士亦可進入選單內進行E-Clutch的開啟與關閉,此外也可以針對升降檔腳感的軟硬進行三段調整,這三段分別為軟、中以及硬。此外,即使E-Clutch是在開啟的情況下,騎士若針對離合器拉桿進行操作,車輛也會偵測到而轉換為傳統的MT模式。

能否取代雙向進退快排

或許有些朋友可能會說這套E-Clutch系統可不可以視為雙向進退快排系統,筆者這邊認為兩者的取向有點不同。簡單來說,雖然兩者在換檔時都不需要去操作離合器,但有別於賽道取向的快排系統,這套E-Clutch系統是比較偏向一般道路、山路小熱血使用的。這套系統與雙向快排最大差異處在於CB/CBR650R既沒有IMU慣性偵測儀,也不具備電子油門,所以E-Clutch在退檔時,車輛電腦並不會自動補油以彌補轉速差。

首先,在升檔的部分我確實能感覺到十分柔順,就像是有一位非常熟練的老手在幫你操作離合器的收放,所以你幾乎感受不太到頓挫感,非常舒服。而在退檔的部分,有了輔助式滑動離合器的幫忙,即便不補油,大部分退檔場景你都不太會感覺到後輪鎖死滑動的感覺。但如果將使用場景轉移到賽道上,以較極端方式進行操駕、邊重煞車邊退檔、後輪負載減少的情況下,還是會感覺到些微鎖死的情形,不過大致上還是可控的。

學習成本更低的入門四缸車款

全新24年式的Honda CBR650R MT版本這次總共有兩種塗裝可供選擇,除了低調沈穩的消光金屬黑之外,另外還有競技氛圍滿點的GP紅配色,建議售價為409,000元。而Honda CB650R則有三種顏色可選,總共有消光金屬黑、糖衣彩球紅以及珍珠煙燻灰,建議售價為389,000元,無論是CB/CBR650R在售價上與一般MT的版本均為20,000元的價差。

Honda CB/CBR650R絕對可以說是這幾年台灣市場最為熱賣的紅牌級距檔車的銷售排行榜,如此熱賣的原因不外乎那悅耳的四缸聲浪,此外車輛特性也是平易近人、好上手,更是許多初次接觸紅牌重車朋友的首選。 這次導入了E-Clutch系統,更可以大大降低學習成本,不怕熄火增加安心感,遇到擁擠市區不必操作離合器更大大地降低疲憊感。不想錯過任何的新車消息,請持續關注HYMMOTO,我們將為您帶來更多新車相關消息!

HONDA CBR650R E-CLUTCH 規格

車長×車寬×車高2,130mm x 750mm x 1,150mm最大馬力75hp/ 9,000 rpm
座高810mm最大扭力6.1kg-m / 8,500rpm
油箱容量15.4L排氣量649c.c.
軸距1,450 mm供油方式PGM-FI 電子燃油噴射
裝備重量212 kg前懸吊系統41mm倒立式前叉
引擎型式水冷並列4汽缸後懸吊系統單槍避震器
變速型式往復式6檔前輪尺寸120/70 ZR17
內徑 x 行程67.0mm x 46.0mm後輪尺寸180/55 ZR17
壓縮比11.6:1傳動方式鏈條

HONDA CB650R E-CLUTCH規格

車長×車寬×車高2,130mm x 780mm x 1,075mm最大馬力75.HP/ 9,000 rpm
座高810mm最大扭力6.1kg-m / 8,500rpm
油箱容量15.4L排氣量649c.c.
軸距1,450 mm供油方式PGM-FI 電子燃油噴射
裝備重量207 kg 前懸吊系統41mm倒立式前叉
引擎型式水冷並列4汽缸後懸吊系統單槍避震器
變速型式往復式6檔前輪尺寸120/70 ZR17
內徑 x 行程67.0mm x 46.0mm後輪尺寸180/55 ZR17
壓縮比11.6:1傳動方式鏈條



推薦資訊
熱搜資訊
配備升級、更聰明的DCT!2025年式 FORZA 750媒體試駕會! 競速機器! Aprilia RS457 x Gears H2p高階全可調後避震 VR46限量版R1,你願意花多少錢帶回家? YAMAHA YZF-R1 VR46 特仕版發表 配備大升級還變便宜?! 2025年式Triumph Trident 660 正式登台! 全新配色!2025年式YAMAHA WR450 發表! 如何稱霸25年?!運動羊皇 YAMAHA TMAX歷代幾種演變剖析 挑戰2025年賽季! Ten Kate Racing車隊YAMAHA YZF-R9戰車正式發佈! 電動風鏡、加熱握把終於來了!2025 YAMAHA XMAX 300 小改款發表! 為什麼R9要沿用R6鑄鋁框,不用更輕的旋壓鑄造鋁框? 街道、賽道都支援!2025 YAMAHA MT09 x Akrapovic 全段排氣系統 中量滑胎新選擇!2025 KTM 390 SMC R規格正式公佈! 平面化設計!山葉發動機更改LOGO設計、推出紀念70週年LOGO 慶賀年度冠軍雙稱霸!SYM JET SL / SL+優惠五重送 2025 Honda Motorcycle Riders Challenge 乘風遊 車主專屬活動 即刻開跑 頂級全可調倒叉直接給你!PGO TIG DC版帥氣登場! 舒適與樂趣的平衡、這車比想像中更好玩!KYMCO X-TOWN ST250媒體試乘! 更舒適、更親民! 2025年Ducati Panigale V2 正式亮相! 滿足對速度的渴望!萬里長征美國鹽湖城! 【SYM-70周年鹽湖城挑戰計劃】 四缸狒狒!中量級四缸仿賽CFMOTO 500SR VOOM實車鑑賞、試乘心得! 改裝|車重狂砍8公斤!2024 Kawasaki ZX-6R 專用Akrapovic Racing Line全段排氣系統